
关于兰州马拉松
兰州远不止一碗牛肉面,还有一场口碑俱佳的马拉松。作为全国海拔最高,也是唯一绕黄河而跑的马拉松赛事,兰州马拉松自2011年开赛以来,赛事水平和等级不断提升,有口皆碑的比赛气氛和赛事服务,也让报名一年比一年火爆,参赛人数从1.8万人一路飙升逾4万人。
兰州马拉松被誉为“西北地区最值得参加的马拉松赛”,从2018年开始正式成为为国际田联(IAAF)认证金标赛事。兰马赛道将“黄河风情线”的沿线景观优势发挥到至极,比赛体验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最年轻的国际田联金标马拉松
2017年12月在国际田联公布的最新金标认证马拉松名单中,兰州国际马拉松赫然在列。兰州国际马拉松也成为国内最年轻的国际田联金标赛事。金标兰马的未来也许更让我们值得期待。
靠得住的医疗保障
每一百米一名医疗志愿者、不到两公里一辆救护车、还有与选手同跑的医疗陪跑员。急救上的黄金10分钟,兰马的救护力求做到5分钟。除了参赛选⼿,现场的工作人员、沿途进⾏表演和围观的群众,也在保障范围内。最近四届,收治的伤病员和送医院治疗的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16年直接参加医疗保障的近800人,包括医护人员220人、医疗志愿者500人和医疗陪跑员50人。
防暑降温措施得力,存包环节很流畅,补给也实数充沛,赛道沿途加油声不绝于耳志愿者们的笑脸融化心田,去年还有活力四射的兰州宝贝手举公里数牌。头顶“兰州蓝”跑完兰马后,还有一份独具兰州特色的完赛包作为留念。
“天下黄河第一桥”
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属德国建造。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铁桥自建成至今,已度过了108个春秋。中山铁桥之于兰州,如外白渡桥之于海,它本身的观赏和纪念价值远比交通作用更有意义。兰马虽然并不会“跑过中山桥”,但会从桥南跑过,折返时也会看到有一座铁桥静立于黄河之上。
兰州速度
兰马的赛会纪录,由埃塞俄比亚的选手沃尔德吉奥吉斯(Abayneh AyelleWoldegiorgis)在2015年创造,时间为2小时10分10秒。同年边岐跑出了2小时30分27秒,是目前兰马中国选⼿的最好成绩。
“百马王子”挑战
为鼓励跑者挑战自我,永不放弃的精神,今年兰州国际马拉松将会特别推出“百马王子”挑战活动,为他们的努力镀上真金。组委会将联合兰州银行,届时将在兰马比赛结束后为在兰州国际马拉松上完赛第100场马拉松的跑者提供100克纯金奖牌,为完赛50场的选⼿提供50克纯金奖牌,为完成10场的选手颁发镀金奖牌。
关于兰州这座城
金城兰州依黄河而建,因处南北要冲、扼东西咽喉之地, 这里曾是大小诸侯国之间武力争夺的边关要塞,历代肃王的藩王都城,古丝绸之路的商埠重镇。很多他乡人来到兰州,把这里作为探访中国西部时的中转站, 往往匆匆路过,不曾驻足停留。很多出去闯荡的兰州人,不再痛饮一杯黄河水,淡忘了皋兰山上开满兰花的模样。
这座城市看过了太多的人来过又离开,也看到过太多的人离开后⼜回来,大概正是太多的来去与过往,让他显得尤其包容,不过问你的来历,不探究你的去处,你的到来,就已足够。
这座城市带着点江湖气,“娱乐基本靠酒”,就像歌里唱得那样,“西北偏北,羊马很黑,你饮酒落泪,西北偏北,把兰州喝醉”。
这座城市爱恨分明,不拖泥带水。有人不喜欢兰州,觉得脏乱、拥挤、司机勇猛;有人喜欢兰州,觉得混凝⼟里也透着豪爽和人情味 ,正如这个城市的形状一样,这里的人是直肠子的,不会绕弯子。
这里曾是卫星发现不了的城市,大气污染曾是纠缠多年的顽疾,因为河谷地形,也因为废气排放。在这样一个昔日的重污染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能行么?
在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兰州获得了“今日变革进步奖”,通过严格控制燃煤排放、治理高排放⾏业企业、水助力降尘埃等一系列举措,如今兰州街道上轻易见不到垃圾,洒水车倒是很常见,尘土飞扬的空气不复存在 ,“兰州蓝”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