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拼步数”,不是想拼就能拼
.
咕咚加油站签名在路上
阅读 96768次
患有严重2型糖尿病的45岁杨女士,总想着要在微信朋友圈步数排名中争第一,结果因运动量过大、鞋子不合适及处理足部水泡不当,患上“糖尿病足”,差点儿截肢。其实,健走必须建立在科学运动的基础上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不同人群的健走步数和步频是有所差异的,同时,还有一些特别事项需要注意。




健康人群

健康人群的抗疲劳能力、抗病能力都比较强,只要严格按照健走正确姿势和合理强度进行练习,身体素质可得到很好提升。但是,健康人群也要循序地开展健走运动。尤其要重视健走前的热身运动和健走后的拉伸运动。必要的热身运动能避免损伤,提升健走效果;而正确的拉伸运动可使机体由紧张状态逐渐恢复到相对静止的状态,还可防止肌肉酸痛的发生。


建议:每天健走10,000~12,000步,以100~130步/分钟的速度进行,达到中等以上强度的运动量。


亚健康人群

对于亚健康人群而言,健走运动的目的是促进健康、提升体质。亚健康人群最好不要盲目追求运动量,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建议:每天健走8000~11,000步,以100~130步/分钟的速度进行,达到中等强度的运动量。根据身体能承受负荷的能力,可以采取每周增加500步的方式,逐渐让身体恢复健康状态,然后再按照健康人群的健走步数和步频进行健走。


肥胖人群

研究证实,每天健走10,000步,其热量消耗为普通走路的10倍以上,并且相对其他运动方式,健走更安全,十分适合肥胖人群减肥塑形。


建议:晚饭1小时后去健走,在此时间段,体内脂肪消耗得最多;健走应以90~120步/分钟的速度进行。健走减肥的关键在于坚持每天10,000步,每次30分钟以上。




高血压人群

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理的、周期性的健走运动,能使收缩压平均降低6.4mmHg;使舒张压平均下降6.9mmHg。


建议:高血压人群最好选择在下午或晚饭后进行健走,视自己的身体情况,每天健走7000~10,000步,以80~120步/分钟的速度进行,健走时,身体感觉微微气喘,但讲话清晰,达到中等强度的运动量即可。如身体出现不适,应逐渐降低健走速度,但不要立即停止。另外,健走后应休息半小时左右,以防血压波动过快。


高血脂人群

健走可促进脂类代谢,消耗大量脂肪,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建议:高血脂人群健走最好选择在非早上的时段进行,每天健走8000~11,000步,以90~130步/分钟的速度进行,达到中等强度的运动量。总之,以健走时以不发生明显的身体不适为原则。




高血糖人群

健走运动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健走时,血糖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可迅速进入肌肉细胞内供能,从而降低血糖。同时,适当地健走可提升高血糖人群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力、减少并发症。


建议:正常情况下,现代人日常步数大约在2000~3000左右,除此以外,高血糖人群中未患糖尿病的人群建议每天健走7000~9000步,以90~130步/分钟的速度进行,达到中等强度运动量。


建议糖尿病人群,在日常步数的基础上每天健走6000~8000步,以80~120步/分钟的速度进行,可分次完成,如每天运动3次,每次约2000~2500步。健走时以身体没有明显不适感为原则,有“严重并发症”的人群要根据身体感觉适当减少运动量。糖尿病人群健走时,要选择合脚宽松的厚底运动鞋和舒适厚软的高帮棉袜,健走后应自查足部,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以防出现“糖尿病足”。


另外,高血糖人群健走前不要吃降糖药物或打胰岛素,健走时应携带糖块,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以上内容是依据国际上的运动指南给出的范围推荐量,仅供日常运动参考。更精确的运动推荐量还需对个人身体进行运动评估,了解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等健康指标后,根据个人身体健康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文章摘自日行万步 如涉侵权请告知删除)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