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一为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党琦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包括铁人三项运动员生活比赛和训练,关心他们的情况。对这些运动员是真正的关心,对这项运动是真正的热爱。站在这个角度上去推广,这个项目才会在中国发展的更好。
——党琦
很多人都跟我说过一句话:巴斯,你不愧是中国铁三的领军人!特别是在全运会以及去年的KONA之后,听到这句话的频率似乎越来越高。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首先,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铁人,可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铁三领军人这个地位,我自认还差很多;其次,领军人不仅仅是成绩好,还要在各个方面起到“领军”的义务;最后,在我心中,中国铁三的领军人就是我的偶像,也是我知道的第一个圈内铁友:党琦。
我之前也跟大家分享过,我知道铁三是通过一个Ironman KONA 的冲线视频,然后就疯狂的爱上了这项运动,慢慢地也开始关注中国的铁三运动发展。2011年年末的时候,微博还不是特别流行,也没有现在那么方便的运动APP支撑,我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多的还是上论坛,也就是在“东方红”论坛,我知道了党琦(党版),因为他是铁三话题的版主。
从那天起,他就成了我的偶像,我的目标,一直到今天都没变过。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偶像,70、80后的飞人乔丹,90后的孙杨张继科...偶像的影响真的很大。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党琦在2010年的一次采访中说过的话,“我给我自己的定位,就是想带给更多的人去KONA。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到并喜欢上这个项目,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实现他们自己的人生目标,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挺棒的事儿。”
我就是这“更多的年轻人”中的一个。
第一次见到党琦是在2012年的9月,那是我的第一场标铁。在报到的酒店,我一眼就认出了他,然后我就像一个“疯狂的小粉丝”一样,冲过去想要跟他合影。简单的几句聊天,让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热心,也没有什么架子的大神,得见偶像,心里很暖。
有人说,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和你最欣赏的人做同一件事。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我一定是个很幸福的人。因为,我开始有机会在赛场和党琦同场比赛,而我也一次次的见证了他的飒爽。
有次比赛,当我进入跑步赛段的时候,党琦认出了我,还和我打招呼,鼓励我:“加油,巴斯!”。那一刻的我,真的好像一辆快要耗干油的跑车,瞬间加满了油,拥有了无尽的力量。
14年年初,在与成都拖家带口俱乐部队友的聊天中,我知道了“Ironman兰卡威”这个比赛。说实话,当时并不是特别的有兴趣,毕竟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标铁比赛。后来,当我得知很多中国铁友都报名了时,我的兴趣也被勾了起来。对于那次的比赛我并没有多想,抱着只要能顺利完成比赛,在比赛中学习经验,去玩玩儿的心态,我报名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场大铁。
那次的比赛,党琦也去了,那时候的他已经有了很多Ironman的参赛经历,对我来说,他既有偶像光环,也有很多赛场干货经验,能跟着他一起完成我的第一次大铁,无疑增加了我的信心,我也很想在他的面前比出一个好成绩,就像是一个喜欢唱歌的年轻人希望在自己最喜欢的歌手面前,把他的代表作唱好的心态一样。
在跑步的最后一千米,夹道观众和志愿者用热情的歌舞为即将冲过终点的选手加油,这突然唤醒了我疲惫的身体,我用尽全力,拼命冲向终点。终点前,我披上了队友递过来的五星红旗,耳边传来一声:PengCheng Li !you are an Ironman!
我冲线了!我披着五星红旗冲线了!
P.Z.Pearce,M.D.曾说:如果上帝发明了马拉松是为了阻止人们做其它愚蠢的事情的话,那么铁人三项运动准是他让自己惊奇的事情。
上帝惊不惊奇我不知道,但我最“惊奇”、最兴奋的就是我在自己的偶像面前冲线了!而且还拿到了年龄组的冠军!
慢慢地,我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多,成绩也慢慢地好了起来,拿到的冠军也越来越多。2015年开始,愿意给我赞助的品牌也越来越多,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我还是去请教了党琦,他很认真的听我说完,然后告诉了我,应该怎么去计划自己的运动生涯,应该注意些什么细节,他也提醒我勿忘初心,一定要永远记得自己为什么打铁。
除了比赛和训练,在生活上,党琦也是我的榜样。
我记得有次比赛,党琦的参赛服上印着的是他儿子的头像,这个他我自己设计的。聊天的时候,他说:有了孩子以后,感觉就是不一样,出门我就想他。这次本想带他来,但是孩子年纪太小有点不太合适,最后我就把他印在我衣服上了,这样我觉得就像和儿子一起在战斗一样。
很多运动员都面临着如何平衡家庭和训练这个问题,党琦的做法让我觉得很暖,也很用心,一个时刻把家人放在心上的铁人,才是真正的铁骨柔肠。就像我在前面说的,真正的领军人物,不单单是成绩好,而是在各个方面都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在我心中,党琦,就是一个这样的铁人,他才是真正的中国铁三领军人。
谢谢你,党琦。
谢谢你在我初入铁三之门时,在我迷茫不知所措时,像一束光,给了我指引。谢谢你,给了那么多“后辈”鼓励和力量,谢谢。
————
你问我答之:能不能分享下游泳训练的经验?
上周的留言中,有些小伙伴问到了关于有用的问题,今天的推文里,我做一下回答吧。
其实现在网上有很多针对游泳的干货分享。我这里就不深究每一篇文章的内容了。我想建议大家思考一点:什么才是最适合你当前阶段的游泳经验?
游泳这个项目是门“技术活儿”,因人而异。盲目的追各类层次不同的游泳技术贴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针对游泳的不同水平和层次,我分享一丢丢自己的见解分享给大家吧。
初级:这类小伙伴大多正在学习自由泳技术或者刚会自由泳。换气!这是确保我们的用自由泳这个泳姿完成比赛的最基本条件。
侧身换气的要领在于“侧身”,注意,这并不是简单的“扭头”动作,而是要整个上半身以脊柱为轴点做小角度转向。在我们的日常练习中,你可以单手扶浮板,另一只手紧贴身体,向我们贴于身体的一侧做换气练习,同时保持打腿来控制身体平衡。有一定游泳基础的小伙伴,可以尝试贴于身体一侧的手,采用两划一呼的方式做划水练习。
中级:这类小伙伴已经基本能够连贯的完成整个游泳动作了,但要想突破成绩(瓶颈),并非不断周而复始的来回用一种节奏去训练就能提高的。对于这部分小伙伴,我想强调的是:计划,游泳计划。
你必须要给自己制定每一次的游泳计划,如果自己把握不好,可以请有经验的朋友帮你拟定。因为,这个时期困扰你的不是动作,而是每一堂课的效果/强度。你要给自己做一些“包干游”的计划,这也是最痛苦的。
你可以以3000m一堂课量为基础。其中1000m是热身和技术练习;1000-1500就是你的包干计划,可以是2*(5*100m);6*200;4*400,(这里计划很多我就不在此多说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互动)。
试着用自己87-92%的能力去游,小组间隔控制在10s左右,大组间隔可以是50m的放松游,目标是保证第一组和最后一组的成绩控制在5s,最后一组完成后的10s,搏HRmax 大于95%(我个人是26/10s)。
最后700-300m,再巩固一下即将变形的动作,做一些技术游或其他。然后进行300m左右的放松/水感练习。起水吃东西。
高级:我自己也正在从中级走向高级的路上(哈哈哈,我是不是有点骄傲了?)要想突破自己,又回到了初级的问题上,技术,每个技术动作和细节是否做到位了。
每一个划手、换气、伸肩、移臂、打腿都需要周而复始的去扣技术细节,很多铁三运动员的耐力/体能其实都差不多,但是技术绝对时你在最后关头,和其他选手拉开差距的绝对因素。而且,高效的划水动作,也能帮你节省更多体能,让你在后面两个项目中有更多的储备。
【互动话题】
你是因为什么爱上铁三的呢?
你有没有自己的运动偶像呢?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参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