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萨洛蒙你身在江湖,我听闻的只是你的传说——“专业”的代名词。几次跑马也只是偶遇那一抹红,直到遇见咕咚,给予我这次萨洛蒙SONIC PRO 2真实体验的机会,让我第一次接触萨洛蒙装备。
快跟上我的脚步,一起追寻SALOMON的身世吧。
SALOMON中文译为萨洛蒙,是全球顶级户外运动品牌,1947年创建于法国阿尔卑斯山脉中心地带。设计制造各类顶级专业的鞋类、服装、背包及各类滑雪器材。其设计实现了独具创新的革命性新理念,发掘了产品潜在性能的极限。SONIC作为专门为马拉松比赛而设计开发的高端路跑运动产品,其使命就是帮助马拉松精英跑者挖掘潜能、突破极限以及顺应不同的跑姿和脚型。
说起SONIC,不得不提江湖人称顶级小红鞋的S—LAB Sonic 2,其在缓震、回弹、支撑、整体重量、高科技含量、竞速、保护的平衡上等关键性能指标上都做到了极致,最大限度满足了精英运动员的需求。本次测评的是小红鞋胞弟—萨洛蒙SONIC PRO 2(江湖人称次顶级小绿鞋),由于我是第一次试穿体验“S”号装备,所以直接进入主题。
测评品身份证:
商标:salomon
姓名:SONIC PRO 2
中文名:次顶级小绿鞋
鞋码:40
重量:240克
生产日期:2017年5月22日
颜色:亮绿色
材料:合成革/织物
产地:中国 广东东莞
吊牌价:1398元
短信经常有,今日却不同。本来8月18日就收到“SONIC PRO 2”的快递短信提醒,因为工作原因直到20日才收取的快递,晚上八点半下了班便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来目睹其容颜,拆开外在包装塑料膜的时候,发现鞋盒已在运输途中受到了明显的挤压。鞋盒简约、朴素大方,鞋盒正上方是一幅带有“S”水印的雪山图案,这样的设计符合萨洛蒙突破极限的野性理念。
打开鞋盒,那一抹绿映入眼帘,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鞋里是传统的吸水纸团支撑,取出纸团将鞋拿在手里的感觉就是轻(官方说法重240克),亮绿色外表配墨绿色鞋带,时尚纯净,流线紧贴自然。
鞋头
离水平面略上翘3公分(手工测量)的“S”印章防撞防塌陷鞋头,其墨绿色的硬质材料与鞋带及鞋子内饰相辅相成。
另外在鞋头侧面可以看到“3Dflex”的字样,这是指一种很强的弹性材料。
使用在鞋面前端,可为禁锢在鞋里的脚趾留足空间,这样的鞋头设计理念也是符合时代的潮流,鞋头中部宽舒自然,可使脚趾尽情地舒展,再也不用担心脚趾与鞋头的摩擦引起的“黑指甲”及脚趾变形。
鞋面
首先,整个鞋面以轻薄的快干透气网布为主,网状热贴膜为辅,手拽摸着感觉很有弹性。
另外,从鞋面可以看到“sensiFIT+endoFIT”的英文字样,经官网查询得知,这是萨洛蒙特有的鞋面技术。sensiFIT表示透气网布与网状热贴膜有效的结合覆盖技术,这样既不影响鞋子的透气性能,也不影响支撑鞋面的效果。
鞋舌&鞋带
而endoFIT则表示的是萨洛蒙鞋舌包裹,左右两边的透气网布与弹性网布“V”型走线连接,继而向鞋底逐步延伸,与鞋侧面、鞋底“接壤”,在鞋内形成独立的内部连接系统,这与我们常见的一体式和分离式鞋舌不同,既增强了脚面包裹感,又可有效地避免鞋舌偏向两边的某一侧,这对跑者来说更加地人性化。另外,鞋带与印象中的萨洛蒙跑鞋不一样,采用的是紧致轻扁普通鞋带,可有效避免圆鞋带易松脱的情况,进一步稳定了鞋面的包裹性。
鞋垫
Ortholite(欧斯莱泡绵)鞋垫是跑鞋的标配,小绿鞋当然也不例外。因为Ortholite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PU),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符合环保要求,更重要的是它具有透气、吸汗、防臭、防霉、抑菌和缓冲性能良好的特点。
与传统的环保高聚合绵相比,它的透气性更佳、更轻便,也更耐磨、耐水洗。在此基础上,小绿鞋的鞋垫还采用贴合正常足弓的轮廓设计,鞋垫背面更是能看到顺足底流线的防滑线条。这样的特殊鞋垫让双脚时刻保持清爽。
鞋跟
鞋跟内部由热塑性聚氨酯(TPU)支撑,顾名思义,热塑性指能在一定热度下变软,常温下可保持不变。用TPU做鞋跟支撑,不仅耐磨、耐冲击、强韧耐老化,更是能保证奔跑落地时的稳定性和对脚踝的保护。
鞋底
与我平日里穿过的TPU鞋底跑鞋不同,采用contagrip技术,耐磨材料的鞋底呈几何均匀分布,更好地实现了与地面的强抓地效果和缓震性。足弓部分采用3D PROFEEL FILM技术,这样的设计不仅再一次为跑鞋降重,也提高了跑步过程中的防护性。
中底采用Vibe技术,即energycell+opal材料相融合技术,奔跑中能明显感觉到鞋底的柔软和很好的缓震效果。这些技术的运用,让奔跑中的跑者多了一份保障。
实战体验
体验者信息:
年龄:24
性别:男
足型:正常
身高:168cm
体重:55kg
月跑量:400公里左右
全马PB:3小时2分54秒
半马PB:1小时22分47秒
体验方式:柏油路、水泥路、田径场
(一)燃脂16870
收到鞋子第三天,赶上上夜班时间,早日七点起床后做做拉伸,便穿着小绿鞋绕工业园区多半圈,用时1小时40分钟38秒,平均配速5分钟59秒,总共16.87公里。
本次柏油路跑中,遇到有积水的路面,特意从中跑过,没有出现脚底打滑情况,尤其前脚掌感觉抓地力很好,每一步都能蹬上劲,加速很轻松。
(二)“怒”跑三十二
8月24日晚饭后,18点半出门,热身二十分钟,继续踏上我最爱的“专属”跑道,绕工业园区管委会一圈,全程32公里,用时2小时27分钟54秒,平均配速4分钟37秒。
这次以水泥路和柏油路为主,全程包裹性能极佳脚底清爽干燥,脚背柔软舒适,而且还能感觉到丝丝凉意;鞋带一路表现优异,未出现松脱情况;感触最深的是对脚趾的保护相当可以,未出现磨脚、脚趾起泡、黑指甲等情况;足跟包裹性能和缓震性能良好,每一步都能得到较Q式回弹,可基本有效地缓冲奔跑中对脚踝和膝关节等部位的冲击力。
(三)狂飙“400”十二下
8月的最后一天,晚饭过后就去打篮球了,热身一个小时便在公司200米小田径场来了12个400米速度训练,最快1分钟配速。
鞋子很轻盈,全程加速很轻松,再次体验到包裹性能非常不错,脚趾在鞋里活动自如,不受限制。
总结
通过测试,鞋子稍微偏窄,如果脚掌稍宽的跑者可以选择大半码的。由于SONIC PRO 2的定位是竞速跑鞋,重量为240克,鞋子轻盈,缓冲力相对与专致于缓冲性跑鞋相比还是稍有逊色,因此建议配速在5分钟以内的选手,差不多也就是全马330以内的跑者。
鞋子在湿漉的柏油路、水泥路上抓地力、防滑性上可以打9.6分;网布与胶面的有效结合使鞋子的透气性是相当可以,LSD拉练也不会出现足底打滑闷脚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遇到雨天、积水较多的路面,鞋子的防水性能就没有了保障,进水无疑;50多公里的实战体验对鞋底及鞋面基本没有磨损;鞋子的包裹性能是极佳的,无论是从鞋楦的设计,再到鞋舌的精心设计,还是到真实的穿着体验,对脚趾及脚踝的保护还是认可的。
总之,与其他大众跑鞋来说,SONIC PRO 2的缓冲性、防水性能较差,价格也相对较高,但对于一双竞速鞋来说,已经做的非常棒了,应用于鞋子每个部位的科技便是最好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