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马拉松比赛的终点,你看到10双鞋子的话,那么有8双就是ASICS,其中4双肯定是KAYANO。
每个穿过KAYANO的人都会惊呼:“怎么会这么合脚,跑起来这么舒服,像是度身定制的一样!”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和跑步爱好者,深知做出一个让用户惊叫的产品有多不容易。但是深扒了KAYANO的产品设计之路,发现其实这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我们所需的或许只是一种一心一意为用户着想的工匠精神。
-设计者-
设计者榧野先生(Mr.Kayano)
KAYANO是亚瑟士在1993年推出的一款支撑型跑鞋,当时设计者榧野先生说:“使用最高端的材质、具备先进的性能和高品质的设计结构,实现造型美观又功能强大的完美兼容。而正是这些原则成就了这款跑鞋如今的标志性地位。”基于榧野先生三观很正的理念,K系的设计团队一走就是23年。
-外观-
KAYANO一直都长成那样——传承着亚瑟士那种把一切功能展示给用户看的坦白感。它的外观设计22年来都变化不大,初代的外观还是依旧清晰可见——层叠裸露的跑鞋结构,流线型的鞋身。只要稍微花点心思数数,就能找出他所有核心的科技。
-首创-
除了识别度非常高的外观,KAYANO最让人折服的是,几乎每一代都能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进行开创性的设计。
<DUOMAX——支撑与缓震的平衡>
1996年,KAYANO 3首次采用了PU DOUSOLE(这个就是现在所使用的DUOMAX技术的前身),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双密度防倾斜装置技术,主要是应用在鞋底。当时的主流设计是鞋底采用非常柔软轻质的缓震材料,以足弓处的略微抬起起支撑作用。但材料的疲软往往使得跑鞋的支撑性不够,跑步时容易向内偏转,不够稳定。
Kayano 22 DuoMax
因此,KAYANO开创性地提升了足弓处中底材料的密度,使得足弓的受理处比其他的缓震部位硬——既发挥了缓震材料的吸震性能,有兼顾了鞋子的稳定性。这种技术之后在跑鞋界得到了广泛采用。
新百伦和李宁的双密度支撑中底
<“谷壳”橡胶——摩擦摩擦>
另一个异曲同工的创造是现在被各大跑鞋广泛采用的耐磨橡胶,这是在2000年KAYANO 6的时候亚瑟士根据消费者对长距离公路跑的需求研发出来的。ASICS的AHAR+超耐磨橡胶——混入了谷壳纤维的橡胶,在具有极强的摩擦力的同时耐磨性还是普通橡胶的三倍,就是说,下雨天去跑步也是完全不用担忧摔跤的。
<TRUSSTIC中桥——抗扭转先驱>
还有一项从1995年被业界沿用至今的核心科技是KAYANO 2的中桥结构——鞋底中间部分都有一个用TPU做的桥型结构,叫做TRUSSTIC中底弹性防震片,是用来提高运动中的稳定性。跑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鞋底因为过于柔软产生偏转,不便于脚掌在一条直线上发力。这个硬质的中桥结构几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让女人爱上跑步的KAYANO>
而最能体现KAYANO全心全意尊重并且实现消费者需求的是他为女性跑者做出的贡献。以往男女跑鞋的区分只是在于款式和大小。其实女性的脚掌一般都比男性要窄小,因此女性跑者穿男款跑鞋的缩小版总会觉得不那么舒适。而2009年推出的KAYANO 15首次引入了按性别区分鞋型规格的独特设计——它针对女性脚掌骨骼偏窄小的特点,为女性设计了更贴合脚掌的鞋楦,开创了跑鞋业界为女性度身定制鞋型的先河。事实证明,贴心为消费者考虑才能走的更久远。ASICS这项变革广受欢迎,在当年生产的152万双跑鞋中,男女跑步者购买数量的差距明显缩小:男款超过822,000双,而女款则达到了696,000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KAYANO让女性变得更爱跑步这项运动了。
-最后-
KAYANO在他23年的历程中以一丝不苟的日本工匠哲学阐释了一件事情——如何去尊重你的消费者。也只有在近距离观察这样的用心之作,我才发现自己工作的真正意义所在——揭示蕴含在每件运动装备中的匠心。
最后,我们整理了KAYANO 22年来的大事记,向这双鞋王致敬。
文章由微信公众号运动装备控(zhuangbk)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