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偶尔跑跑步的姑娘,在明天可以站上马拉松赛道?
一个普通本科踉踉跄跄毕业的姑娘,在明天逆袭成了人民大学硕士?
一个150斤的胖姑娘,在明天能有自己的运动理念分享传播?
@小狐狸Teki曾对自己的明天充满迷茫,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向哪里,又能在哪里停下脚步。
几乎每一个坚持运动的女孩都有一箩筐的故事。
虽然酸甜苦辣,各有体会,但只要你一旦开始了运动,并坚持下去,你就一定会遇到更好的自己,到达自己曾经都没有设想过的明天。
如果不是常年的运动习惯,我就不可能有体力在办公室睡一个月拿到了当次毕业论文答辩的最高分;如果没有坚持运动养成的专注和韧性,我就也不会两个月用了900个小时看书考过了司法考试。
毫不夸张的说,坚持运动这件事情,带给你的改变不仅仅是体型,也可以是心态,做事的方法,甚至可以是命运。
曾经因为无所事事或者心情不好一通猛吃,体重飙到了150斤,因发泄长出来的体重并没有人缓解情绪,反而让我雪上加霜。一天看杂志写到,跑步可以分泌多巴胺改善心情,于是我买了双跑鞋,走出了家门。
现在我还能搜到最初跑步时候咕咚的运动记录——跑走并行完成的5公里。
身体面对突然增加的运动负荷,只有一个反馈:累!累到跑步的时候脑子总是慢慢开始放空,边跑边看街上的车水马龙,猜下一个红灯过去的第一辆车是黑色还是白色。不知不觉就跑起来的时间越过越快,好像最初压抑自己的事情没有那么重要,无法释怀的伤感也并没有那么让人肝肠寸断。因为没有人陪伴,我也不会去做一个一直吐槽的让人无力的人。我突然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减压方式,自己默默的释放了压力还强健了体魄,所以后来心情不好就去跑跑步,但没进行过系统性的训练,仅仅是一名不太合格的跑步爱好者。
一个跑步爱好者,体重渐渐从150斤降到了130斤。
长期的伏案工作和学习,我的颈椎和肩膀不太好。再加上常年吹着空调,经常会“抬手抽筋”、“起床落枕”,让我一度焦虑我会不会很快就要半身不遂了。一次次不定期的慢跑后,突然惊觉肩颈的症状缓解了很多。
我猜想坚持跑步会不会能让自身现在的情况好转一些,于是我将偶尔跑步变成了规律跑步,基本一个星期3-4次,也从5公里跑,渐渐提高到8公里,10公里,甚至15公里。
果然,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我的肩颈从未有过的轻松,从以前的经常抽筋疼到爬不起来,到现在偶尔疼一下(惭愧,我偶尔疼一下也是偷懒十天半个月不跑步的结果)。
肩颈不疼了,又时常担心腿疼,我用自己的走过的弯路把跑鞋大致分为竞速、支撑、缓震三类,重量为缓震>支撑>竞速。鞋子越重消耗能量越多,消耗能量多配速自然慢。竞速鞋比较轻薄,扒地比较好,鞋子在地面的停留时间短,效率高,反应快,但是鞋底相对于缓冲减震,稳定支撑类的跑鞋比较薄,硬。比较适合有一定的基础,想追求速度的跑友。而初入跑门的跑友,腿部力量有限,跑姿待纠正,落地缓冲不够容易造成踝关节、膝关节的损伤。所以刚入门的跑友可以选择缓震类跑鞋。毕竟我们跑步,安全健康是第一要义。
精力旺盛也是意外的收获,很少再出现萎靡打瞌睡的时候。同事都惊叹,“精神面貌特别好,这个真的PS不出来”。
这个将跑步当作生活习惯一部分的丫头,已经成为了一个猛吃不长的110斤瘦子症候群。
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毅力是成功者必备的素养之一。有毅力的人未必可以一帆风顺,但没有毅力注定会一事无成。
稳定规律的跑量,跑马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第一次跑马是因为我的妈妈。她曾是一名短跑运动员,我想运动员其实对赛场都会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情结,2016年北京长跑节正好赶上妈妈的生日,我就想着把第一个半马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妈妈。
完赛后,我得到的收获远高于送给妈妈礼物的初衷:感动于那些残疾跑者身残志坚的勇气;感动于互不相识的跑友们彼此照应、加油的温情;也感动于那个精疲力尽依旧不服输,不放弃的自己。
一次又一次的马拉松,让一直自卑的我突然莫名的生出一些自信,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我都做到了。
让我决定将跑步事业进行到底的,是成为马拉松领跑员(兔子)。
一次领跑任务中,我们为最后体力不支的跑友分发补给,牵着那些精疲力尽还不停下脚步的运动员一直向前……身后20米外的收容车跟随了我们十几公里,但跑友不放弃,我们一定不会抛弃!
收容车在19km处停下来问我们身边的姑娘:“要不要上车?”我的队长四火骄傲的说:“她不会跟你们走的,她跟我们!”那一刻我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配速员的使命感与荣誉感。
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赛道上看到助盲的小伙伴,带着活在一片黑暗世界中的人努力奔跑;有个小伙子帮助一名轮椅选手爬坡,上坡之后,那个勇敢的姑娘说:“谢谢,我自己来!”
我想,我变了。
我不再是曾经不开心就要吃吃喝喝的我,也不会再是沮丧了就哭哭啼啼的我,更不会是那个做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我。
2018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道见。
你流淌的汗水
迈开的双腿会帮你拓宽人生的道路
带你走进不一样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