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感谢咕咚装备党给我一个测评的机会。本人从2014年开始使用咕咚,刚开始跑步坚持的不是很好,时断时续,更多的是打羽毛球。2015年开始坚持用每天用咕咚记录我的跑步出勤,中间还同时使用了国内其他几大跑步APP,但感觉还是只有咕咚才最贴心最好用,到现在只用咕咚,其他的都卸载了。后来跑步距离逐渐突破10公里、15公里、半马、全马,后来又进了330,这一路是咕咚见证了我的勤奋和汗水!是咕咚见证了我的努力和进步!说是我的好伙计一点也不为过。我还鼓动公司里的小兄弟组建了本市的咕咚城市跑团,目前发展形势喜人。好了,有点扯远了,总之,和咕咚E网情深,给个测评机会也不为过(哈哈)。
二、静态测评
实事求是讲,在取得本次测评机会之前,我对必迈一无所知,跑步只穿阿迪、布鲁克斯、亚瑟士,也熟知圣康尼、新百伦,国内361、李宁、安踏等专业跑鞋也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而必迈是谁?不要怪我孤陋寡闻啊,我只是比较专注而已。直到那一天在运动圈见到咕咚装备党的必迈42K测评公告,我一下子被必迈42K吸引住了,骚黄的外表,帅气的设计,心底一下子就涌起了想占有它的欲望。
先说外表。因为出差在外,跑鞋开箱时晚了3天,但是必迈42的与众不同还是惊诧了我,特有的环保气囊包装,既轻量又减少鞋子运输途中的变形,最大程度的保护跑鞋,其他跑鞋厂家好像还没有这种包装。
虽然拿到鞋子迫不及待的想出去浪一浪,但考虑到测评,咱们还得敬业是吧,先仔细研究了跑鞋各个细节,报告如下。
l 鞋面采用一次提花成型网格布和无缝贴膜热压融合技术,既透气又保持包裹性,防止鞋面变形。鞋头采用包头设计,对脚趾最大的保护,防止石头子等异物的侵害。独特的MILE PRO 标识显示其个性化的特点。
l 大底中足的x型TPU支撑结构和跑鞋内外侧足弓处的TPU支撑片,确保跑鞋运动时的稳定,防止扭曲和变形。
l 独有的3M防滑鞋带,防止运动时的松动,鞋带还带夜光功能,增加夜跑的安全性。鞋舌上的必迈42.195logo,方方正正,似印章般的字体给人印象深刻。
l 大面积采用独有的反光设计,夜跑时暨炫又安全。脚后跟两侧采用弧形渐进式TPU片,提供强韧支撑和立体保护 。鞋跟的中底内侧使用抗外翻设计,降低运动损伤。
l 大底设计类似A家跑鞋,采用EVA优质缓震材料确保良好减震,减缓对膝关节的冲击力;配合新底纹的前黄后黑的耐磨橡胶,既有效抓地又保持良好耐磨性。
l 内侧中底采用新型全掌缓震材料,看上去类似果冻中的果粒,半透明状,用手指按压,弹性十足,与A家相当。鞋垫在前掌趾骨部位增加高密度材料,增加落地的回弹力和蹬地力量。
l 与B家甘油系列和N家1090系列的鞋垫相比,一是前脚掌增加了双密度弹性材料,二是鞋垫的厚度和弹性都超过了以上两家。
三、动态测评
1. 2017年5月22日早上,本来该跑休,但忍不住必迈42的诱惑,穿上新鞋去河边浪了一圈,走走跑跑,绚丽的跑鞋吸引众人侧目,心中一阵得意(哈哈)。即使是慢走,鞋底缓冲良好,也能明显感觉到前掌的弹性;跑起来时,大底缓震明显,鞋底前脚掌特制的双密度材料发挥作用,回弹有力,帮助快速落地支撑,一霎间有了穿A家顶级跑鞋的感觉。
2. 2017年5月23日,有氧耐力跑,基本匀速,平均配速为510~547,本人体重68公斤,跑动时跑鞋反应积极,回弹有力,也没有板脚的感觉,必迈42对于大体重者绝对是福音。
3. 2017年5月25日和30日,分别晨跑17.58公里和半马,测试必迈42长跑下的耐久性。从过程来看,配速在500~600之间时,鞋底反馈明显,有效的释放了体重对地的冲击,对膝关节和踝关节起到了最大的保护作用。放松跑配速6分以上时,踩shi的感觉更为明显。
4. 2017年6月1日,间歇跑训练,测试快跑下必迈42的反应速度,配速要求:500以内。间歇跑五组,从跑鞋的反馈来看,当速度提高到450左右时,感觉鞋底缓冲一样的明显,但对脚前掌的支撑不足,不能快速反弹;速度提高到430以内时,这种回弹滞后的感觉更为明显,影响小腿快速收起,有种踩在棉花上的赶脚。可能是设计过于强调缓冲减震而牺牲了落地反弹的力量了吧。
四、总结
必迈42自试穿以来,已经跑了95公里。总的来说,必迈42是国产马拉松跑鞋中不多见的精品,缓震设计突出,与A家相当,适合大体重、配速在5分以上的跑者使用。因为为亚洲跑者设计,鞋子的包裹性比四大跑鞋中的B家少宽松一些,松紧正好。大底和足弓的支撑结构稳定有效,保持跑动中的稳定性。
不足:
1. 开箱后的胶水气味相当浓烈,一周后才逐渐散去。
2. 鞋底缓冲材料减震效果太强了,不太适合全马330以内的跑者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