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跑步谣言,你还在信吗?
跑步训练
.
咕咚跑步签名在路上
阅读 1212333次
timg.jpg

4月1日 愚人节


有些人可以每天跑步,有些人每周跑三四次,有些人因为工作关系周末才能好好地跑,其实,只要保持跑步的习惯,这些人都可以视为跑者,因为他们已经把跑步纳入生活中,不必被人催促,而是自动自发去跑步。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点击右上角的⭐️,即可收藏文章,随时随地阅读



女生跑步会变肌肉女?跑步会让小腿变粗? 跑得越多越好?跑步比久坐更可怕?这些说法其实都!不!科!学!正在努力运动或减肥的你听说过这些广为流传的谣言吗?今天,无盐祖带你揭开这些谣言的真面目。


跑步比久坐死亡率还高?


有报道称一项在丹麦进行的长达12年、涉及近1500人的研究,证明了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实际上,这项研究有三项重要结论:第一,与久坐不动的人相比,即使每周只跑步1次,也有非常大的获益,死亡率明显下降。第二,每周跑步60分钟至80分钟,分成2次或3次跑完,是最佳的跑步方式。第三,每周要是以较快的速度跑步3次以上,时间达到了150分钟的话,与久坐者相比,没有取得获益。但流言中只强调了第三个。完整地看这项研究,跑步只要适度,仍然是很有益健康的。


跑步伤膝盖?


跑步必然伤膝没依据,合理跑步会让膝盖更强壮。但我们必须承认错误地跑步的确会损伤膝关节,比如肌力不足、穿着不适当、过度训练、跑姿不合理等等。在跑步过程中,膝盖要承受比较大的压力:一是体重的重压,二是地面缓冲产生的冲击力。


如果你的体重过大,不要只采用跑步这单一运动方式,可以选择从椭圆机和游泳开始运动。而长期坚持跑步的人最好选择松软的草地或是塑胶跑道,并且穿一双具有良好缓震效果的跑鞋。当做好上述准备后,加上跑姿正确,做好热身,跑步不但不会伤害膝盖,还有助于提升软骨健康呢。


不过有一点倒是真的,相比沥青马路,人行道铺设的地砖硬度更高,这对膝盖、脚踝带来的冲击力也更大,所以路跑尽量不要在人行道上进行。


跑步不需要休息?


如果你还在以往的错误印象里,认为一天没练实力就会退步,或许以下的数据会让你改观。
《Runners Connect》网站总结了一些有氧运动与休息时间相关之数据,如下:一个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有持续4~6个月的训练),基本上休息时间在10天内,并不会有最大摄氧量下降的情况;但时间如果长达2周,最大摄氧量可能就会有逐步往下掉的趋势;9周时,大约下降19%;11周后,则可能少掉25%。



因此,适当的休息并不会带来多严重的影响。有时反而适当减量训练,还能够提升你的运动表现。


跑步会让小腿变粗?

很多女生不愿跑步的原因是,跑步会让小腿长满肌肉,而且一旦有了肌肉就再也瘦不下来了。必须要指出,这里有两点错误。

首先,跑步的确会长肌肉,但如果要达到那样的跑步强度,恐怕连奥运冠军都办不到。跑步适合有氧红肌的发育,这种肌肉是耐力肌,呈细长状,它永远不会像锻炼无氧白肌那般变得粗壮起来,这也是马拉松运动员总是身材苗条的原因。当年长跑女王王军霞的外号你还记得吧“东方神鹿”。形容的就是她纤长的腿。所以这个担心太无聊了,就好像A说,“我们去练短跑吧!”B赶紧推托:“不行,万一练了两天跑过了博尔特怎么办?”亲,你真的想太多了!

至于“有了肌肉就再也瘦不下来”,那更是谣言了。肌肉的维持必须要有持续性的锻炼,关于这点,拿施瓦辛格健身时和现在的身材做个对比,你就一切都懂了。

跑更多=跑更好?

按照过往的经验,刻苦训练,挥汗如雨,总归会有好成绩保障。但对于跑步,似乎不是这个道理,在跑道上,训练的“质”要大于训练的“量”。


热爱跑步的美国心脏学家詹姆斯·奥凯夫和卡尔·拉维2012年在《心脏》杂志上专门撰文表示:建议那些热爱跑步的人,应该把运动时间控制在一天30至60分钟之内。


跑步机上跑会更容易受伤?

首先,大家冤枉了跑步机。各种跑步机损伤的理论:身体没有向前移动,膝盖压力很大、履带带动跑步,有剪切力等等。但实验证明:跑步机和路跑的损伤概率一样。只是跑步机在室内,少了风阻,跑起来不会像室外那样吃力而已。




本周赛事推荐



点击图片,一键报名,拿下属于你自己的奖牌吧




借着跑马的名义去领略96公里长的海岸线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用跑步的速度,感受一次激情的碰撞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