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你这样跑步不受伤才怪!
损伤防护
.
咕咚跑步签名在路上
阅读 1736206次

timg.gif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点击右上角的⭐️,即可收藏文章,随时随地阅读



“你还是别跑步了吧,跑太多不好?”

“跑步伤膝盖啊!”


hi,跑者们,在你跑步的路上,是不是又很多“好心人”对你说过这样的话,“跑步又伤脚踝又伤膝盖”,可你为什么还要跑呢?其实,只有真正爱上跑步的人才知道其中的乐趣。



但“好心人”提醒的“跑步受伤论”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无盐祖给大家盘点了一些平时不容易注意到的跑步小错误,各位咚友来自我检查一下!也许看完之后你会惊呼:天呐,你这样跑步不受伤才怪!


1.一成不变的运动计划


大多数跑步损伤属于重复性的应激损伤,这都是由于大量重复同样的动作(同样的跑步方式、同样的速度)引起的。



适时地改变一下你的运动计划可以帮助你减少受伤的风险。跑步层面上可以改变的变量有很多,比如速度、姿势、场地、坡度、增加交叉训练等等。而这些改变不仅仅能帮你减少受伤风险,还能够提高你的运动能力。


所以除了平时的路跑之外,还可以尝试一下山地跑、节奏跑和例行长跑。当然,运动计划发生改变,身体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在这期间你的身体可能会出现很多不适的状况,你需要听从身体的反馈,该休息就休息,逞能没有好处。


2.不做力量训练


许多跑步损伤,尤其是膝盖和臀部部位的损伤,主要还是由于肌肉力量不足或者受力不均衡导致的。因此力量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最大程度防止你受伤。



一组行之有效的力量训练并不需要多么昂贵的器材,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一般来说,简简单单20分钟的训练,每周进行2到3次,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样,力量训练也会改善你的运动表现。


3.不会使用道具预防伤病


每个聪明的跑步者都应该有一个防治损伤的藏宝箱。


长跑之前,你就应该准备一个冰袋或者一包冷冻的豌豆,用来对付跑步之后出现的肌肉酸痛现象。



你也应该拥有一套按摩工具,比如泡沫滚轴,甚至是一个网球也行。你可以用它们在跑步之后进行自我肌肉放松,对于跑步者来说非要有用。定期的滚轴按摩不仅仅能够帮你放松紧张的肌肉,还能够预防髂胫束摩擦综合征(ITBS)以及外胫夹(运动员在趾长屈肌劳损后,沿胫骨出现疼痛现象)。


4.跑得太多太快

这时很多新手们最容易触碰的红线。他们对跑步里程、配速的进步充满热情,常常就会拘束于那些数据的变化当中无法自拔。他们会产生一个错误的观念:跑得越多越好,跑得越快越好——运动就这样埋下了伤病的隐患。



所以我们给予新手们的建议是:在制定运动计划的时候一定要保守,无论是频次、里程和时间,都要给自己留足够的缓冲空间。即便你渴望快速进步,也不要猛然增加超过10%的跑量。


如果你在跑步的时候感到疼痛,这并不是上帝给予你意志力的考验,而是身体出现问题的警告信号。在事情变得更糟糕之前,请你停下脚步。


5.从不换跑鞋

有宝宝说他一双跑鞋穿了3年了也没事。对此无盐祖只能笑着对你说,你舒服就好。一双跑鞋的寿命在500-1000公里,随着时间的流逝,跑鞋的减震、缓冲和稳定效果也在流逝。继续穿着破旧的跑鞋只会让你的双腿和关节承受更多压力,从而导致损伤。



所以,良好记录自己的跑量,保护跑鞋很重要。千万要记住,判断是一双跑鞋是不是该退休了,别总说“它还没坏,还能穿”!这里有一个小方法,使用咕咚记录跑步里程,每次跑完步后都可以记录你使用什么跑鞋,可以直观记录你的跑量哦~





今日荐书



你的感情可能正在感冒,你的生活可能一团糟,你的世界可能只差一个最好的人……可不去经历,如何成长?不去受伤,如何坚强?不去相信,如何相遇?

这本书就像酒店门口的伞,遇见下雨天,告诉你别淋着,它也像一个残忍的耳光,让你沾沾自喜快忘了自己模样时狠心提醒,它还像你淹没在孤独人群里的一声叫喊,你一定会回过头。嗯,有人正在找你。

12个故事,各式各样的男女,在你某个临睡的深夜或是赶路的地铁公车里看看,任你选择,跟其中几个人认识,感受他们的爱恨,或欢喜或悲哀,或疯狂或遗憾。在你落单时、暗恋时、失恋时、试图放弃时能成为一个隔空的拥抱,给你些许无声的安慰。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