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2015年6月6日)迈出第一步的那一瞬间,我绝对想象不到,一年后的今天(2016年11月6日),我会去跑马拉松。
2015年跑步软件刚刚兴起,人们跑步的热情日渐高涨,我在这一年安装了咕咚,也是在这一年的6月6日这一天正式迈出跑马征程的第一步。
因为咕咚,让我结识了一群个性、有趣且爱好跑步的小伙伴。大家一起打卡,每天约跑。也正是因为咕咚,因为他们,我才在最开始那痛苦难受且又枯燥的频繁迈步中坚持了下来。从最开始的2公里、5公里步行,到5公里、10公里慢跑,再到马拉松21公里的长跑和全程42公里的完赛。慢慢的跑步变成了一种享受,好比信仰,在我迈开双腿的那一瞬间,就是去往朝圣的路上,而圣殿就在我内心的深处。
2016年11月6日杭州国际马拉松30周年,报名没有中签。本没想去跑的,临近开赛前两天,跟咕咚杭州花Young的跑友@晓强约去蹭跑(愿组委会原谅我^_^))。想着线上半马(21.0975公里)也跑过几个了,对比平常跑步时的身体状态,正好可以趁这次机会挑战一下,试试全马(42.195公里)能不能跑下来。
结果还真的坚持下来了,42.42公里全程用时4小时15分29秒,平均每公里6’01”。
现在回想起刚开始跑步的那段日子,一切都历历在目:
从2015年6月6日开启用咕咚记录运动的生活,到完成第一个5公里(58分11秒,每公里11’28”)
再到2015年9月11日跑完第一个10公里(1小时27分钟,每公里8’24”),用时3个月,完成0-10公里的跨越。
从10公里到2016年4月10日跑完第一个线上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2小时41分钟,每公里7’37”)用时7个月,之间因为天气原因有4个月没有跑步,实际用时3个多月。
然后从半马21.0975公里到2016年11月6日杭州国际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4小时15分钟,每公里6’01”)用时7个月,之间因为工作原因,3多个月基本处于休跑状态,实际用时3个多月。
马拉松,一场跑者的饕餮之宴,我们可以赋予其各种意义,也可以在平淡如水中默默完赛。虽说是首个全程马拉松,又是在杭马30年这个重要的日子,可就在我迈过终点线,看到两旁闹哄哄的着急领完赛包的选手,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被宣扬的未知,才显得神圣!当你触摸到未知,就像现在对我来说......马拉松并没有宣扬的那么神圣,如同旅行人心目中的圣地西藏也无法洗礼心灵一样,能够洗礼你灵魂的只是你在到达终点之前,承受的苦难、付出的汗水和艰辛。
如果你能承受一个人的寂寞,事情刚刚开始时的枯燥,中途伙伴离开的失落;如果你能承受伤痛依旧前行,事情突陷瓶颈时的烦躁,周围人群的讽刺挖苦;如果你能承受努力后的失败,事情平稳时的突然崩盘,被人群孤立后的寂寥。
那你成功后又何须去喜悦张狂,一切都那么自然,你不需要去渴求生活的意义,因为你活得精彩,就是生活全部的意义。
如此看来,马拉松,生活,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
本文作者:@行者-问心(咕咚杭州花Young跑团 ) 编辑:@咕咚人物